大众养生网

白蒿和茵陈有何区别

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白蒿和茵陈虽然同属菊科植物,但通常指代不同品种的药材,主要区别体现在来源、药用部位以及功效与用途等方面。日常使用时应明确具体品种,并在医生指导下应用。

1、来源不同

茵陈为菊科植物茵陈蒿的干燥地上部分,通常在春季幼苗时采收,又称绵茵陈。白蒿一般指菊科植物大籽蒿的全草,部分地区可能将不同蒿属植物统称为白蒿,存在名称混淆的情况。

2、药用部位不同

茵陈以春季采收的嫩苗入药,此时植株高度约6-10厘米,质地柔软且香气浓郁。白蒿则多采用夏秋季生长的全株入药,包括根、茎、叶等部位,植株成熟时高度可达1米以上。

3、功效与用途不同

茵陈性微寒,归肝胆经,具有清利湿热、利胆退黄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黄疸尿少、湿疮瘙痒等肝胆系统疾病。白蒿性平,多用于祛风除湿、解毒疗疮,在民间常用于风湿关节痛、湿疹等症,其利胆作用较茵陈弱。

需注意不同地区对这两种药材的称谓可能存在差异,部分中药房可能出现混用情况。建议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使用,特别是治疗肝胆疾病时需准确辨证用药,避免因药材混淆影响疗效。使用前应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经过鉴定的药材,确保用药安全。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