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手术后一般需要药物治疗、伤口护理、饮食调理、坐浴治疗以及定期复查等治疗措施。术后应严格遵医嘱进行护理,避免剧烈运动或久坐,以促进创面恢复。
1、药物治疗
术后可能伴随疼痛、感染或排便困难等症状,需遵医嘱使用药物缓解。例如地奥司明片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布洛芬缓释胶囊能减轻疼痛,头孢克肟分散片有助于预防感染。若出现便秘,可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软化大便。
2、伤口护理
术后需每日用碘伏消毒创面,并及时更换无菌敷料。保持肛门清洁干燥,排便后可用生理盐水冲洗。避免抓挠或摩擦手术部位,防止继发感染。
3、饮食调理
术后24小时内建议流质饮食,逐步过渡到半流质。日常应增加芹菜、火龙果等高纤维食物摄入,适量饮用蜂蜜水,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及饮酒。
4、坐浴治疗
术后3天开始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每日2次,每次10-15分钟。水温控制在40℃左右,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肛门括约肌痉挛。
5、定期复查
术后7-10天需返院检查创面愈合情况,观察是否存在出血、水肿或感染。术后1个月需评估肛门功能恢复程度,必要时进行扩肛治疗。
术后应穿着宽松透气的棉质内衣,保持规律作息。若出现持续出血、剧烈疼痛或发热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恢复期间避免骑自行车、深蹲等增加腹压的动作,建议采用侧卧位休息以减轻肛门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