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病主要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通常通过呼吸道传播,好发于免疫力低下人群。常见原因包括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免疫力低下以及密切接触传染源等。
1、结核分枝杆菌感染
肺结核的主要致病菌是结核分枝杆菌,这类细菌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当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咳嗽、打喷嚏时,含有大量结核杆菌的飞沫核会悬浮在空气中,健康人吸入后可能引发感染。细菌在肺泡内繁殖后,可能形成结核结节或干酪样坏死病灶。
2、免疫力低下
免疫功能受损是肺结核发病的重要诱因。营养不良、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HIV感染或糖尿病患者,其体内T淋巴细胞功能减弱,无法有效清除入侵的结核杆菌,导致潜伏感染发展为活动性肺结核。这类人群的发病率较健康人高出5-10倍。
3、密切接触传染源
与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共同生活或密切接触,特别是未佩戴口罩的情况下,感染风险显著增加。传染性最强的时期是患者未接受规范抗结核治疗前,此时痰涂片阳性的患者每毫升痰液可能含有10^3-10^5个结核杆菌。
肺结核确诊需结合痰涂片、痰培养及胸部CT等检查。治疗主要采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组成的标准抗结核方案,疗程通常需6-9个月。患者应严格遵医嘱完成全程治疗,避免擅自停药导致耐药性产生。日常需注意佩戴口罩、保持室内通风,密切接触者应进行结核菌素试验筛查。出现持续咳嗽、低热、盗汗等症状时,建议及时到感染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