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精神类药物有哪些

黄鹏 精神科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三甲

精神类药物通常包括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抗焦虑药、心境稳定剂以及镇静催眠药等类别,具体用药需严格遵循医生指导。不同药物的适应症和药理机制存在差异,需根据患者病情选择。

1、抗精神病药

主要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等精神疾病,通过调节多巴胺受体活性改善幻觉、妄想等症状。常见药物包括奥氮平片、利培酮片、喹硫平片等,部分药物可能引起代谢异常或锥体外系反应,需定期监测。

2、抗抑郁药

适用于抑郁症、焦虑症等情绪障碍,根据作用机制可分为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氟西汀片、舍曲林片)、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如文拉法辛胶囊)以及三环类药物(如阿米替林片)。起效时间通常需2-4周,治疗期间需注意胃肠道反应或性功能障碍等副作用。

3、抗焦虑药

包括苯二氮䓬类药物(如地西泮片、阿普唑仑片)和非苯二氮䓬类药物(如丁螺环酮片),可缓解广泛性焦虑或急性焦虑发作。长期使用可能产生依赖性,建议短期联合心理治疗。

4、心境稳定剂

以碳酸锂片、丙戊酸钠片为代表,用于控制双相情感障碍的躁狂发作及预防复发。用药期间需定期检测血药浓度,避免锂中毒或肝功能损伤。

5、镇静催眠药

如唑吡坦片、艾司唑仑片等,可改善失眠症状。此类药物易产生耐受性,建议连续使用不超过4周,并配合睡眠卫生教育。

使用精神类药物需注意个体化用药原则,治疗初期可能出现嗜睡、头晕等反应,需密切观察。患者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突然停药,以免诱发撤药反应或病情波动。定期复诊评估疗效及安全性,同时结合心理治疗、规律作息等综合干预措施,可提升治疗效果。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