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引火下行的中药有哪些

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引火下行的中药通常包括知母、黄柏、牛膝、肉桂、栀子等。这类药物在中医理论中具有清热降火、引热下行的作用,但需辨证使用,不可盲目服用。

1、知母

知母性寒味苦,归肺胃肾经,具有滋阴润燥的功效。其清热作用可缓解肺胃火旺引起的口干舌燥,通过滋养肾阴平衡虚火,常用于阴虚火旺型口腔溃疡、潮热盗汗等症状,常与黄柏配伍组成知柏地黄丸。

2、黄柏

黄柏苦寒沉降,擅长清泻下焦湿热和相火。对于湿热下注引起的尿赤涩痛,或阴虚导致的骨蒸潮热,能通过泻火坚阴达到引火下行效果,临床上多与知母、地黄等药物搭配使用。

3、牛膝

川牛膝和怀牛膝均具有引血下行特性,可改善肝阳上亢导致的头晕目眩。其活血通经作用能引导上炎之火下降,常用于治疗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等上部火热症状,常配伍石膏、地黄。

4、肉桂

肉桂虽属温热药,但具有引火归元的作用。对于肾阳不足、虚火上浮出现的咽痛、失眠,肉桂能助阳入肾,使浮越之火回归命门,常配合黄连形成交泰丸,用于心肾不交证。

5、栀子

栀子苦寒清利,擅长清三焦之火。其利尿作用可使热邪随小便排出,常用于心火下移小肠导致的小便短赤,或肝火犯胃引起的胁痛口苦,多与淡豆豉、黄芩同用。

此类药物需根据体质和证型选择,实火者宜用知母、黄柏清热,虚火者需配合滋阴药。用药前应经中医师辨证,避免药性过寒损伤脾胃阳气,孕妇及特殊人群需谨慎使用牛膝等活血药物。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