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超短波治疗仪有何医疗作用

徐信群 普内科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超短波治疗仪作为物理治疗设备,通常具有消炎消肿、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调节免疫功能以及治疗慢性炎症等医疗作用。其通过高频电磁波产生的热效应和非热效应作用于人体组织,达到治疗效果。

1、消炎消肿

超短波的高频电磁场能够穿透皮肤和肌肉组织,促进局部血管扩张,加快炎症介质的代谢和吸收。对于急性软组织损伤或感染性炎症,可抑制细菌生长并减轻组织水肿,加速炎症消退。

2、促进血液循环

电磁波的热效应能使血管内皮细胞活性增强,改善微循环状态。这种作用有助于增加病变部位的血氧供应,促进代谢废物排出,常用于辅助治疗缺血性疾病或术后组织修复。

3、缓解疼痛

通过降低神经末梢敏感性、减少炎性致痛物质释放等机制,超短波能有效缓解肌肉骨骼疼痛。对于腰椎间盘突出、肩周炎等慢性疼痛性疾病,可发挥镇痛作用。

4、调节免疫功能

非热效应可刺激免疫细胞活性,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调节免疫因子分泌。这种免疫调节作用在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盆腔炎等疾病时有助于提高机体抵抗力。

5、治疗慢性炎症

对于迁延不愈的慢性炎症如骨关节炎、鼻窦炎等,超短波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纤维组织软化,减少瘢痕形成。其深层穿透特性可作用于关节腔或窦腔内部,抑制炎症发展。

使用超短波治疗仪需注意治疗时间和功率调节,避免烫伤或过度刺激。治疗部位存在金属植入物、出血倾向或恶性肿瘤患者应禁用,孕妇腹部和心脏起搏器携带者需谨慎。建议在专业康复医师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根据个体情况制定疗程方案。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