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血液粘稠的原因是什么

汤多壮 血液内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血液粘稠可能是由脱水、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以及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的,需要根据具体诱因进行针对性处理。这种情况容易增加血栓形成风险,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脱水

当机体水分摄入不足或大量出汗时,血容量减少会导致血液浓缩,红细胞压积增高。此时血液中的有形成分比例增加,流动性降低,可能伴随口渴、尿量减少等症状,及时补充水分后通常可缓解。

2、高脂血症

长期摄入高脂肪食物或脂代谢异常,会导致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水平升高。过量的脂类物质悬浮在血液中,不仅增加血液黏滞度,还会沉积在血管壁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常需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非诺贝特胶囊、依折麦布片等药物调控血脂。

3、糖尿病

胰岛素分泌不足或抵抗会导致血糖升高,过量的葡萄糖会引起红细胞膜硬化变形能力下降,同时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凝血因子释放。患者常需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片、阿卡波糖片、格列美脲片等药物控制血糖,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

4、吸烟

烟草中的尼古丁和一氧化碳会损伤血管内皮,刺激血小板聚集并增加纤维蛋白原浓度。长期吸烟者的血液黏稠度通常比正常人高15%-20%,戒烟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可逐渐改善。

5、遗传因素

部分人群存在先天性抗凝血酶缺乏或纤维蛋白原异常升高等遗传性疾病,这类基因缺陷可能从幼年时期就开始影响血液黏稠度,需通过基因检测明确诊断。

若出现头晕、视物模糊、四肢麻木等血液黏稠相关症状,建议进行血脂四项、血流变检测和凝血功能检查。日常需保持每日1500-2000ml饮水量,减少动物内脏和油炸食品摄入,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应遵医嘱规律用药控制基础疾病。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