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患者进行左心耳封堵术通常与其血栓栓塞风险密切相关。房颤时左心耳血流紊乱易形成血栓,而左心耳封堵术可通过封堵血栓形成的主要部位,降低卒中风险。具体原因主要包括血栓形成高危、抗凝禁忌及预防卒中需求等。
1、血栓形成高危
房颤患者因心房不规则收缩,左心耳内血流速度减慢甚至淤滞,血液易在此处凝结形成血栓。左心耳结构特殊,呈盲袋状,成为血栓的主要发源地。一旦血栓脱落,可能随血液循环引发脑卒中或其他器官栓塞。
2、抗凝治疗禁忌
部分患者因出血风险高(如高龄、既往出血史、凝血功能障碍)无法长期服用抗凝药物。左心耳封堵术为这类患者提供了替代方案,减少对抗凝药物的依赖,同时降低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
3、预防卒中需求
研究表明,非瓣膜性房颤患者90%以上的左心房血栓来源于左心耳。通过封堵术封闭左心耳,可显著降低血栓脱落导致的卒中风险。对于CHA₂DS₂-VASc评分高的患者,该手术可使年卒中发生率下降60%-70%。
该手术需由心内科医生评估适应证,结合患者血栓风险、出血风险及整体状况综合决策。术后仍需根据情况短期抗凝或抗血小板治疗,并定期随访心脏结构及封堵器位置。患者不可自行选择治疗方式,需严格遵循医嘱管理房颤及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