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流脓可能是外耳道炎、化脓性中耳炎或外伤性鼓膜穿孔等原因引起的,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外耳道炎
多因细菌或真菌感染导致,常见于游泳后耳道进水或不当掏耳损伤皮肤。患者会出现耳道红肿、疼痛,伴随黄色脓性分泌物渗出。治疗时可遵医嘱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氯霉素滴耳液等抗菌药物,若伴有真菌感染需联用氟康唑滴耳液。
2、化脓性中耳炎
多继发于感冒、鼻炎等上呼吸道感染,病原体通过咽鼓管侵入中耳引发化脓。典型症状为耳痛、听力下降、发热及脓液流出。需在医生指导下口服头孢克肟胶囊、阿莫西林胶囊等抗生素,同时用3%双氧水清洗脓液,保持引流通畅。
3、外伤性鼓膜穿孔
因用力掏耳、掌击耳部或气压骤变导致鼓膜破裂,继发感染后可能出现流脓。患者常感到耳闷、耳鸣,听力不同程度减退。需避免耳道进水,使用左氧氟沙星滴耳液预防感染,较大穿孔需行鼓膜修补术。
若出现耳道流脓症状,建议尽早就诊耳鼻喉科,通过耳内镜、分泌物培养等检查明确病因。治疗期间避免自行挖耳,洗头洗澡时可用棉球堵塞外耳道防止进水,严格按医嘱使用药物控制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