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尿管的正确使用需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建议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主要步骤包括清洁消毒、正确插入、妥善固定等,以降低感染风险并确保排尿通畅。
1、准备工作
使用导尿管前需清洁双手并佩戴无菌手套,准备好导尿管、消毒液、润滑剂等物品。检查导尿管包装是否完好,确认型号合适,避免因操作不当造成尿道损伤。
2、局部消毒
用碘伏或生理盐水对会阴部及尿道口进行环形消毒,范围应达到直径5厘米。男性需将包皮完全推至冠状沟,充分暴露尿道口,女性需分开阴唇彻底清洁,消毒顺序应遵循从内向外原则。
3、插入导管
将导尿管前端涂抹无菌润滑剂,男性患者需将阴茎提起与腹部呈60度角,缓慢插入约20厘米。女性患者插入深度约4-6厘米,见尿液流出后再推进1-2厘米。操作时应保持动作轻柔,避免强行插入导致黏膜损伤。
4、固定维护
插入成功后需用专用胶布固定导尿管于大腿内侧,保持集尿袋低于膀胱水平。每日用温水清洗尿道口,保持管路通畅,避免扭曲受压,集尿袋每8小时需排空一次。
5、拔除时机
留置导尿管者建议每2-4周更换,拔除前需夹闭管路锻炼膀胱功能。拔管时需缓慢抽出,若遇阻力不可强行牵拉,拔除后需观察自主排尿情况。
使用过程中应密切观察尿液性状,若出现血尿、浑浊尿或体温升高,需立即就医。长期留置者建议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保持会阴部干燥清洁。建议定期进行膀胱功能训练,在医生评估后尽早拔除导管,恢复自主排尿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