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炎的症状主要包括运动障碍、感觉异常、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可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具体治疗方案需结合病因及病情严重程度制定,建议尽早就诊。
1、药物治疗
脊髓炎常与感染、免疫异常等因素相关,急性期需遵医嘱使用甲泼尼龙、泼尼松等糖皮质激素控制炎症反应。若为病毒感染引起,可联合阿昔洛韦、更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对于自身免疫性脊髓炎,还可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或使用环磷酰胺等免疫抑制剂。
2、物理治疗
病情稳定后,针对肢体运动障碍可采用电刺激疗法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配合关节活动度训练防止肌肉萎缩。感觉异常者可通过经皮神经电刺激缓解疼痛,同时进行平衡训练降低跌倒风险。建议在康复医师指导下制定个性化方案。
3、手术治疗
当出现严重脊柱畸形压迫脊髓或合并椎管内脓肿时,需行椎板切除减压术。对于病程较长导致肌腱挛缩影响功能者,可考虑肌腱延长术等矫形手术。术后需结合营养神经药物如甲钴胺、维生素B1等进行综合治疗。
脊髓炎患者急性期需卧床休息,保持皮肤清洁预防压疮。恢复期应坚持康复锻炼,定期进行膀胱功能训练改善排尿障碍。若出现发热、肢体麻木加重等情况需立即复诊,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肝肾功能及电解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