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什么是心脏血管内超声

江龙 心血管内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心脏血管内超声是一种通过超声波技术观察心脏血管内部结构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该技术通常用于评估血管壁病变、斑块性质以及介入治疗的精准性,主要包括技术原理、临床应用及检查优势等方面。

1、技术原理

心脏血管内超声通过导管顶端的微型超声探头发射高频声波,接收反射信号后经计算机处理生成横断面图像。导管经桡动脉或股动脉插入,沿血管到达心脏目标区域,可实时显示血管壁层次结构、斑块成分及管腔狭窄程度,提供比传统造影更细致的解剖信息。

2、临床应用

该技术常用于冠心病介入治疗中,帮助判断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指导支架尺寸选择和放置位置。对于分叉病变、钙化病变等复杂情况,可清晰显示支架贴壁情况,减少术后并发症。此外还能鉴别血管夹层、血栓等特殊病变。

3、检查优势

相较于冠状动脉造影,血管内超声能穿透血管壁显示外膜结构,准确测量管腔面积和斑块负荷。其分辨率可达0.1mm,可识别脂质核心、钙化灶等斑块成分,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关键信息。对于造影显示不明确的临界病变,具有重要辅助诊断价值。

进行心脏血管内超声检查需由经验丰富的介入团队操作,严格掌握适应症。检查后需密切观察穿刺部位出血情况,并按医嘱服用抗血小板药物。该技术虽为微创操作,但仍需在充分评估获益风险后实施。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