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疫苗的接种针数通常为3~5针,具体需要根据暴露情况决定。未发生暴露时一般接种3针,发生暴露后通常需要接种5针,并视情况联合使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发生狂犬病暴露后需及时处理伤口,并立即前往医院接种疫苗。首次接种应在受伤后24小时内完成,后续分别在3、7、14、28天各接种1针,共5针。若伤口达到三级暴露或免疫功能低下者,还需在伤口周围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对于经常接触动物的高危人群,建议提前进行暴露前预防接种,按0、7、21天各注射1针,共3针基础免疫,此后定期加强。
接种期间需保持注射部位清洁,避免剧烈运动和饮酒。若出现发热、红肿等反应,可进行物理降温或局部冷敷。完成全程接种后,体内抗体通常可维持1年以上。再次暴露后应根据时间间隔判断是否需要加强,超过3个月者需补打2针。日常接触猫狗后,建议立即用肥皂水冲洗伤口15分钟,并及时到疾控中心就诊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