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马牙是什么

郝薇 儿科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马牙是新生儿或婴幼儿口腔上腭或牙龈边缘出现的黄白色颗粒状物质,由上皮细胞堆积或黏液腺分泌物形成,属于正常生理现象。其本质并非牙齿,也不会影响乳牙生长,通常无需特殊处理。

1、形成原因

马牙的形成与胎儿期牙板残留或口腔黏膜细胞代谢有关。在胚胎发育过程中,部分牙板组织未被完全吸收,随着黏膜角化逐渐形成粟粒状突起。这种情况多发生在出生后4-6周的婴儿中,发生率约为50%-80%。

2、表现特征

马牙直径约1-3毫米,呈珍珠样光泽,常见于牙龈嵴或硬腭中线处。触感较硬但无痛感,通常持续数周后自行脱落。需与鹅口疮、疱疹性口炎等病理性改变相鉴别,后者多伴有红肿、渗液等症状。

3、处理方法

切忌用针挑破或布巾擦拭,以免损伤黏膜引发感染。正常喂养即可促进口腔自洁,多数在2-3个月内自然消退。若出现局部红肿、婴儿拒食等情况,需及时就诊排除其他口腔疾病。

日常应注意哺乳后清洁婴儿口腔,使用无菌纱布蘸温水轻拭牙龈。家长发现马牙时无需过度焦虑,观察期间避免自行使用草药敷贴等不当处理方式。若伴随发热或口腔黏膜广泛性病变,应及时到儿科或口腔科就诊检查。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