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样体切除手术是针对腺样体肥大或慢性炎症导致呼吸障碍、反复感染等问题的一种治疗方式,主要目的是通过切除病变腺样体恢复呼吸道通畅。该手术常见于儿童群体,通常采用全身麻醉下的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或传统刮除术完成。
1、手术目的
腺样体位于鼻咽顶部,病理性肥大会阻塞鼻腔和咽鼓管,引起鼻塞、睡眠打鼾、听力下降等问题。长期张口呼吸可能导致颌面发育异常。手术通过切除过度增生组织,解除气道压迫,改善通气功能并降低中耳炎、鼻窦炎复发风险。
2、适用人群
反复发作腺样体炎每年超过5次,药物治疗无效者;腺样体阻塞后鼻孔超过70%引发睡眠呼吸暂停;合并分泌性中耳炎导致听力受损;腺样体面容已出现或存在发育迟缓的患儿。需经鼻内镜和睡眠监测评估手术指征。
3、手术方式
现代多采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在鼻内镜引导下精准切除,具有出血少、恢复快的优势。术后需禁食6小时,次日可进流食,使用生理盐水鼻腔冲洗。多数患儿术后3-5天症状明显改善,2周内避免剧烈运动。
术后应保持口腔清洁,避免用力擤鼻。观察有无出血、发热等异常情况,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术后1个月复查评估恢复情况,配合语言训练纠正已形成的异常发音习惯。腺样体切除后免疫功能通常可由其他淋巴组织代偿,不影响正常免疫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