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可能与垂体疾病、下丘脑功能障碍、遗传因素、颅脑损伤或其他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具体原因。生长激素由垂体前叶分泌,其不足可能影响儿童生长发育或成人代谢功能。
1、垂体疾病
垂体瘤、垂体炎症或垂体手术可能直接损伤垂体组织,导致生长激素分泌减少。垂体功能减退还可能伴随其他激素水平异常,如促甲状腺激素或促性腺激素缺乏。患者可能出现生长迟缓、乏力等症状。
2、下丘脑功能障碍
下丘脑通过生长激素释放激素调控垂体功能。若下丘脑发生肿瘤、感染或先天发育异常,会导致信号传递受阻。此类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头颅MRI检查以明确病变位置。
3、遗传因素
特发性生长激素缺乏症常与基因突变相关,如GH1基因缺陷。此类患儿出生时身高通常正常,但2-3岁后生长速度明显落后于同龄人,需通过基因检测确诊。
4、颅脑损伤
严重颅脑外伤、颅内手术或放射治疗可能损伤下丘脑-垂体轴。如鞍区肿瘤术后患者需定期监测生长激素水平,必要时进行替代治疗。
5、其他因素
长期营养不良、慢性肾脏疾病或心理社会剥夺可能继发暂时性生长激素分泌不足。改善营养状况后,部分患者的激素水平可逐渐恢复。
若出现身高增长停滞、体脂分布异常或骨密度降低等症状,建议到内分泌科就诊。医生通常会安排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检测、垂体功能试验及影像学检查。确诊后可通过皮下注射重组人生长激素进行治疗,但需严格遵循医嘱并定期监测血糖、甲状腺功能等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