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患者皮肤症状通常包括带状疱疹、脂溢性皮炎以及细菌或真菌感染等。这些症状与机体免疫系统受损密切相关,需及时就医进行针对性处理。
1、带状疱疹
艾滋病患者由于免疫力低下,容易发生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皮肤表现为沿神经分布的簇集性水疱,伴随剧烈疼痛或灼热感,疱疹消退后可能遗留神经痛。此时需遵医嘱使用阿昔洛韦乳膏、泛昔洛韦片等抗病毒药物,同时加强皮肤清洁护理。
2、脂溢性皮炎
约30%-50%的艾滋病患者会出现头面部、胸背部皮肤红斑,表面覆盖油腻性鳞屑。这与免疫缺陷导致的马拉色菌过度增殖有关,可遵医嘱使用酮康唑洗剂、氢化可的松乳膏等药物控制炎症反应,日常需避免过度清洁皮肤。
3、细菌或真菌感染
患者常反复发生毛囊炎、脓疱疮等细菌感染,表现为红色丘疹或脓疱。念珠菌感染则多见于口腔黏膜和皮肤皱褶处,形成白色伪膜或红斑。治疗需根据病原体选择莫匹罗星软膏、氟康唑胶囊等药物,同时需监测免疫功能。
艾滋病患者出现皮肤症状往往提示免疫功能严重受损,需立即进行HIV病毒载量及CD4+T淋巴细胞检测。规范使用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是控制病情的关键,皮肤症状需在医生指导下用药,避免搔抓或自行使用偏方加重皮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