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可能导致体重增加。这种情况通常与热量摄入过剩、胰岛素水平波动以及水分滞留等因素有关,但具体影响因人而异。
当碳水化合物摄入超过身体所需时,多余的热量会转化为脂肪储存。尤其是精制碳水如白米饭、甜点等,其消化吸收速度快,容易在短时间内造成热量堆积。长期过量摄入可能引起体脂率上升,建议每日碳水供能比控制在50%-65%。其次,高碳水饮食会刺激胰岛素大量分泌,这种激素具有促进脂肪合成的生理功能。特别是高升糖指数食物如馒头、饼干等,容易引发血糖剧烈波动,增加脂肪囤积风险。另外,每克糖原会结合约3克水分,短期大量摄入碳水可能导致体重秤数字上升。这种水分滞留现象通常在调整饮食结构后1-2周内消退。
建议日常选择全谷物、薯类等复合碳水,搭配优质蛋白质和膳食纤维。若通过调整饮食后体重仍持续增长,建议内分泌科就诊排查代谢性疾病。注意保持规律运动习惯,每周进行15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有助于维持能量平衡。
科普文章,仅供参考。如有不适,请及时线下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