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长期食用豆渣有哪些健康风险

王雯 营养科 副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长期大量食用豆渣可能增加矿物质吸收障碍、消化不良、碘缺乏等健康风险,还可能导致嘌呤摄入过量或营养失衡。豆渣虽富含膳食纤维和植物蛋白,但需注意食用方式及人群适应性。

1、矿物质吸收障碍

豆渣中含有植酸和草酸,这两种物质会与钙、铁、锌等矿物质结合形成难溶性复合物,降低人体对矿物质的吸收率。长期过量摄入可能增加骨质疏松、贫血等风险,尤其是儿童、孕妇等对矿物质需求较高的人群。

2、消化不良

每100克豆渣含膳食纤维约12克,过量摄入会增加胃肠负担。膳食纤维吸水膨胀后可能引起腹胀、肠鸣音亢进,部分人群可能出现排便次数增多或排便困难。老年人或胃肠功能较弱者更易出现此类症状。

3、碘代谢干扰

豆渣中的皂角苷成分可能抑制甲状腺对碘的摄取,长期大量食用可能影响甲状腺功能。对于碘摄入不足地区的人群,可能增加甲状腺肿大的风险。建议搭配海带、紫菜等富碘食物食用。

4、嘌呤摄入过量

干豆渣嘌呤含量可达160mg/100g,长期过量食用可能使血尿酸水平升高。痛风患者或高尿酸血症人群可能诱发关节疼痛,普通人群过量摄入也可能增加代谢负担。

5、营养失衡风险

豆渣蛋白质属于植物性不完全蛋白,缺乏蛋氨酸等必需氨基酸。若长期作为主食替代品,可能导致蛋白质利用率下降。同时豆渣脂肪含量低,单一依赖可能造成必需脂肪酸摄入不足。

建议每日豆渣摄入量控制在50克以内,优先选择新鲜豆渣并充分加热。肾功能不全者需限制摄入量,甲状腺疾病患者应咨询医师。注意搭配肉类、蛋类及绿叶蔬菜,保证营养均衡。若食用后出现持续腹痛、排便异常等情况,建议及时调整饮食结构并就医检查。

科普文章,仅供参考。如有不适,请及时线下就医。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