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想要煮得健康,通常需要注意选择健康食材、控制煮制时间以及合理搭配食用方式。以下是具体建议:
1、选择健康食材
制作粽子时应优先选用杂粮米替代部分糯米,如糙米、藜麦或紫米,既能增加膳食纤维,又能降低升糖指数。馅料建议用瘦肉、鸡胸肉或豆类代替五花肉、咸蛋黄等高脂高盐食材,减少饱和脂肪酸和钠的摄入。甜粽可用红枣、桂圆等天然甜味食材替代白砂糖。
2、控制煮制时间
煮粽子时水需完全没过食材,大火煮沸后转中小火慢煮2-3小时。避免过度煮制导致B族维生素等水溶性营养流失,但需确保粽子完全熟透,尤其是肉类馅料需达到75℃以上的中心温度,防止微生物污染。使用高压锅可将时间缩短至40-60分钟,保留更多营养成分。
3、合理搭配食用
食用时搭配凉拌蔬菜或菌菇汤,补充粽子缺乏的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建议佐以绿茶、山楂水等饮品,其中茶多酚和有机酸能促进糯米消化。注意将粽子作为主食而非零食,单次食用量控制在100-150克以内,避免热量超标。
粽子虽美味但属于高热量食物,建议糖尿病患者选择杂粮粽并监测血糖,胃肠功能较弱者避免冷食。未食用完的粽子需冷藏保存并在3天内食用完毕,复热时需彻底蒸透。合理搭配饮食结构,才能更好地享受传统美食带来的乐趣。
科普文章,仅供参考。如有不适,请及时线下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