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如何科学补钙?

王雯 营养科 副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科学补钙一般可以通过调整饮食、合理补充钙剂、保证维生素D摄入、适当运动以及避免不良生活习惯等方式进行。补钙需结合个体需求,避免过量或方法不当导致健康风险。

1、调整饮食

日常饮食是钙的主要来源,建议增加富含钙的食物摄入。牛奶、酸奶、奶酪等乳制品含钙量高且吸收率较好;豆制品如豆腐、豆浆也含有丰富的钙元素。此外,菠菜、芥菜等深绿色蔬菜以及芝麻、虾皮等食物也可作为补充来源。建议每日摄入300-500ml牛奶或等量乳制品,配合其他高钙食物均衡搭配。

2、合理补充钙剂

对于饮食摄入不足或存在缺钙症状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钙剂。碳酸钙含钙量高但需胃酸帮助吸收,建议随餐服用;柠檬酸钙吸收不受胃酸影响,适合胃酸分泌不足人群。补钙需注意剂量,成年人每日推荐钙摄入量为800mg,绝经后女性及老年人可增至1000-1200mg,具体应遵医嘱,避免长期过量引发肾结石风险。

3、保证维生素D摄入

维生素D能促进肠道钙吸收,每日晒太阳20-30分钟可使皮肤合成维生素D。饮食中可适量摄入蛋黄、深海鱼类等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若日照不足或检测缺乏,可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维生素D制剂,一般成人每日推荐量为400-800IU。

4、适当运动

负重运动如步行、跑步、跳绳等可刺激骨骼生长,增强骨密度。建议每周进行3-5次、每次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老年人可选择太极、瑜伽等低冲击运动,既能改善平衡能力,也有助于减缓钙流失。

5、避免不良习惯

过量饮用咖啡、浓茶(每日超过3杯)可能影响钙吸收,建议控制摄入量。高盐饮食会导致尿钙排出增加,每日食盐摄入量应低于5g。吸烟和过量饮酒会加速骨量流失,需及时纠正这些不良生活习惯。

补钙需注意个体差异,孕妇、哺乳期女性、骨质疏松患者等特殊人群应在医生指导下制定方案。同时需关注钙磷比例平衡,避免同时大量摄入富含草酸(如菠菜)和植酸(如粗粮)的食物影响钙吸收。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可帮助评估补钙效果,出现抽筋、关节疼痛等缺钙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仅供参考。如有不适,请及时线下就医。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