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脚掌疼警惕足底筋膜炎、跖腱膜炎、痛风、扁平足等四种病,患者可根据原因对症治疗。
1.足底筋膜炎
长时间站立、行走或运动,过度使用足底筋膜,易引发炎症。足底筋膜从脚跟延伸到脚趾,起到缓冲和支撑作用,炎症发作时,脚掌靠近脚跟部位常有明显疼痛,晨起或休息后开始活动时痛感加剧,行走一段时间后稍有缓解,但长时间行走后疼痛又会加重。
2.跖腱膜炎
跖腱膜长期承受过大压力,反复微损伤积累,会引发炎症。患者在行走时,尤其是前脚掌受力时疼痛明显,按压脚掌中部的跖腱膜附着点,会有压痛感。肥胖人群、从事需要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工作的人更容易患此病。
3.痛风
体内尿酸代谢异常,尿酸盐结晶沉积在脚部关节及周围组织,就可能引发痛风。发作时,脚掌关节处会突然出现剧烈疼痛,疼痛部位红肿、发热,皮肤温度升高,疼痛程度往往难以忍受。患者常在夜间或清晨突然痛醒,且疼痛在数小时内达到高峰。
4.扁平足
足弓先天性发育异常或后天肌肉、韧带劳损等原因,导致足弓塌陷形成扁平足。这会使脚掌受力不均,长期行走或站立后,脚掌会出现疼痛、酸胀感,严重时还会影响整个下肢的力线,导致膝关节、髋关节疼痛。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选择合适的鞋子,提供良好的足弓支撑和缓冲,减轻脚掌压力;肥胖者应适当控制体重,减少足部负担;经常进行足部拉伸和按摩,放松足底肌肉和筋膜;对于已出现疼痛症状的人群,可进行局部热敷、理疗,缓解疼痛。若疼痛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检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