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口通常指回盲部,位于人体右下腹部的髂窝区域,是结肠的起始部位。该结构连接小肠末端回肠与大肠起始段盲肠,属于消化系统的重要解剖结构。
1、回盲部
结肠口所在的回盲部由回肠末端、盲肠及阑尾共同构成。此处存在回盲瓣,由回肠末端环形肌增厚形成,能防止大肠内容物反流至小肠。回盲瓣下方约2-3厘米处即为阑尾开口。
2、毗邻结构
结肠口上方与升结肠相接,前方与腹前壁相邻,后方贴近右侧髂腰肌。在体表投影中,该结构位于麦氏点(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处)内侧,是临床阑尾压痛的常见检查部位。
3、生理功能
作为小肠与大肠的交界部位,结肠口承担着控制食糜通过速度的功能。回盲瓣每分钟开放7-8次,通过节律性收缩将食糜分批送入结肠,同时阻止细菌含量较高的结肠内容物逆流,维持消化道的单向流动。
若出现右下腹疼痛、排便习惯改变或消化道出血等症状,建议及时到普外科就诊,通过结肠镜、CT三维重建等检查明确结肠口及周围结构是否存在炎症、肿瘤或结构异常。日常应注意膳食纤维摄入,保持规律排便,避免长期便秘增加结肠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