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消化道一般包括空肠、回肠、盲肠、阑尾、结肠、直肠以及肛管等部位。这些结构主要参与食物的消化吸收、水分重吸收以及粪便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1、空肠和回肠
空肠位于十二指肠远端,回肠位于空肠之后,二者共同构成小肠的主要部分。空肠负责吸收大部分营养物质,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回肠则侧重吸收维生素B12、胆盐等特定物质。
2、盲肠和阑尾
盲肠是大肠的起始端,位于右下腹回盲瓣下方,连接回肠与升结肠。阑尾是附属于盲肠末端的细长管状结构,目前认为其可能具有免疫功能,但具体作用尚未完全明确。
3、结肠
包括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四段。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电解质,将液态食糜转化为半固态粪便。结肠壁的袋状结构可延缓内容物通过速度,促进有益菌群发酵膳食纤维。
4、直肠和肛管
直肠位于盆腔内,可暂时储存成形粪便。肛管是消化道的终末段,长约4厘米,由内括约肌和外括约肌共同控制排便。直肠黏膜的神经末梢能感知粪便压力,触发排便反射。
若出现腹痛、腹泻、便血等下消化道相关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肠镜等检查。日常需保持膳食纤维摄入,避免久坐以促进肠道蠕动,40岁以上人群建议定期进行结直肠癌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