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经痛是一种以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反复发作的剧烈疼痛为特征的神经系统疾病。该病通常表现为单侧面部突然出现的电击样、刀割样或撕裂样剧痛,每次发作持续数秒至数分钟,可由咀嚼、洗脸等日常动作诱发。
三叉神经痛的病因可能与血管压迫神经根部有关,例如邻近血管对三叉神经的机械性压迫。其他潜在原因包括颅内肿瘤、多发性硬化或神经损伤。该病好发于50岁以上人群,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典型症状具有明确的“扳机点”,轻微触碰面部特定区域即可诱发疼痛发作。诊断主要通过临床症状评估,结合磁共振成像(MRI)排除继发性病因。部分患者可能伴随自主神经症状,如流泪或面部潮红。
若出现反复发作的面部剧痛,建议及时到神经内科就诊。治疗方法包括卡马西平、奥卡西平等抗癫痫药物,以及微血管减压术等外科干预。日常需避免触碰面部敏感区域,注意保暖防寒。确诊后应严格遵医嘱治疗,切勿自行调整药物剂量,以免影响疗效或增加并发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