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炎的治疗方法一般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补液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等,需根据具体病因和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合适方案。若出现持续腹痛、发热或血便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一般治疗
患者需调整饮食,选择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汤、粥类,避免辛辣刺激或高脂肪食物。急性期需适当卧床休息,减少肠道负担。若存在乳糖不耐受或过敏因素,需避免牛奶、豆类等可能诱发症状的食物。
2、药物治疗
细菌感染引起的肠炎可遵医嘱使用诺氟沙星胶囊、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腹泻严重者可服用蒙脱石散保护肠黏膜,或使用洛哌丁胺胶囊减缓肠蠕动。伴有肠道菌群失调时,可补充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地衣芽孢杆菌活菌颗粒等益生菌制剂。
3、补液治疗
频繁呕吐或腹泻导致脱水时,需通过口服补液盐Ⅲ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重度脱水者需静脉输注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等维持体液平衡,必要时监测血电解质水平。
4、手术治疗
当出现肠穿孔、肠梗阻或中毒性巨结肠等严重并发症时,需进行急诊手术干预,如肠段切除或造瘘术。术后需配合抗感染治疗并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建议患者发病期间记录每日排便次数、性状及伴随症状,避免自行服用止泻药掩盖病情。恢复期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注意餐具消毒和手卫生。若治疗后症状未缓解或出现意识改变,需立即前往急诊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