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理、物理治疗、内镜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等,需根据具体病因和病情严重程度进行选择。若出现持续不适,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药物治疗
对于胃炎、胃溃疡等疾病,常需使用药物控制症状。抑酸药如奥美拉唑、雷贝拉唑可减少胃酸分泌;胃黏膜保护剂如铝碳酸镁、硫糖铝能修复受损组织;幽门螺杆菌感染时需联合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等抗生素进行根除治疗。药物需严格遵医嘱服用。
2、饮食调理
规律进食、少量多餐是基础原则。建议选择易消化的米粥、面条等食物,避免辛辣、过冷或过热饮食。胃食管反流患者需减少巧克力、浓茶等摄入,萎缩性胃炎患者需适当补充优质蛋白。
3、物理治疗
急性胃痉挛发作时,可用热水袋局部热敷缓解疼痛。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可通过腹部按摩促进胃肠蠕动,配合红外线理疗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4、内镜治疗
胃镜下可直接处理溃疡出血病灶,通过钛夹封闭或药物注射止血。胃息肉可在内镜下切除并进行病理检查,早期胃癌可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治疗。
5、手术治疗
胃穿孔、胃癌晚期或严重胃出血经保守治疗无效时,需进行胃部分切除术、全胃切除术等外科干预。术后需配合肠内营养支持及康复训练。
日常应注意戒烟戒酒,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劳累。药物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胃镜,观察疗效并及时调整方案。若出现呕血、黑便或剧烈腹痛等急症表现,应立即前往急诊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