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不良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调整饮食结构、补充营养制剂、治疗原发疾病、定期监测以及营养支持等,需根据具体原因和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干预措施。
1、调整饮食结构
日常饮食应保证多样化,增加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鸡蛋、牛奶,以及新鲜蔬果补充维生素。对于消化功能较弱者,可将食物切碎或制成流质,少量多餐以减轻胃肠负担。
2、补充营养制剂
在医生指导下可口服复合维生素片、葡萄糖酸锌口服液、蛋白粉等营养补充剂。若存在缺铁性贫血,需遵医嘱使用琥珀酸亚铁片、右旋糖酐铁分散片等药物。
3、治疗原发疾病
若由慢性胃炎、肠炎等消化系统疾病引起,需配合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药物治疗原发病。糖尿病患者需调整降糖方案,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者需服用甲巯咪唑片。
4、定期监测
建议每月进行体重、血红蛋白、前白蛋白等指标检测,通过营养评估量表动态观察改善情况。儿童患者需定期测量身高、头围等生长发育参数。
5、营养支持治疗
重度营养不良患者可能需要住院接受肠内营养液输注或静脉输注氨基酸、脂肪乳等肠外营养支持,同时需纠正电解质紊乱。
日常应注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偏食挑食。若出现持续体重下降、水肿、免疫力低下等症状,应及时到营养科或消化内科就诊。治疗过程中需严格遵循医嘱,不可自行增减营养补充剂用量,以免造成代谢负担。
科普文章,仅供参考。如有不适,请及时线下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