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槽骨吸收是指牙齿周围支持骨组织逐渐丧失的病理过程,通常由局部或全身因素引发。这种情况可导致牙齿松动、移位甚至脱落,属于口腔常见问题之一。
牙槽骨吸收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牙周炎是最主要的诱因,细菌感染引发的慢性炎症会破坏牙周韧带和骨组织。咬合创伤如牙齿排列不齐或不良修复体造成的异常咬合力,长期作用会加速骨吸收。全身性因素包括骨质疏松症、糖尿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疾病,以及吸烟等不良习惯,都可能影响骨代谢平衡。在病理机制上,破骨细胞活性增强导致骨吸收超过成骨细胞的骨形成能力,X线检查可见牙槽嵴高度降低、骨密度下降等特征性改变。患者常伴有牙龈出血、牙齿敏感、咀嚼无力等临床表现。
建议出现牙齿松动、牙龈肿胀等症状时及时到口腔科就诊,通过牙周探诊、影像学检查明确骨吸收程度。日常应保持规范的口腔清洁,使用牙线清理邻面菌斑,每半年接受专业洁治。对于存在骨质疏松等基础疾病者需系统治疗,吸烟者建议戒烟。早期干预可有效延缓骨吸收进程,保留天然牙齿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