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疝是因颅内压异常增高导致脑组织移位并压迫邻近结构的危急重症,常见于颅脑外伤、肿瘤、出血或脑水肿等情况。该病进展迅速且可能直接威胁生命,需紧急医学干预。
脑疝的形成与颅腔容积固定密切相关,当颅内出血、肿瘤占位或炎症水肿使内容物体积增加时,压力梯度迫使部分脑组织通过解剖裂隙向压力较低区域移位。临床上主要分为小脑幕切迹疝、枕骨大孔疝和大脑镰下疝三种类型,其中小脑幕切迹疝表现为患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及意识障碍,枕骨大孔疝则可能引发呼吸骤停。典型症状还包括剧烈头痛、喷射状呕吐、视乳头水肿以及库欣三联征(血压升高、心率减慢、呼吸异常)。影像学检查首选头颅CT快速明确病变性质,MRI能更清晰显示脑干受压程度。
确诊后需立即采取降颅压措施,包括抬高床头30度、甘露醇静脉滴注等。外科治疗需在2-4小时内进行去骨瓣减压术或血肿清除术,术后配合亚低温治疗可降低脑代谢率。患者及家属应注意,日常需严格管理血压血糖,避免头部碰撞,颅内肿瘤患者应定期复查。若出现突发剧烈头痛伴意识改变,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而非自行服药,延误救治可能导致不可逆的脑干损伤或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