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儿童多动症如何进行有效训练

刘洋 儿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儿童多动症的有效训练方法主要包括行为矫正训练、家庭干预、学校教育调整、感觉统合训练以及药物治疗等,需根据患儿情况综合选择。日常需结合专业评估制定个性化干预方案。

1、行为矫正训练

通过正向激励帮助患儿建立良好行为模式。例如采用代币奖励法,当儿童完成专注任务或控制冲动行为后,给予积分兑换奖励;同时配合清晰的行为规则说明,如使用可视化日程表明确每日任务。治疗师会定期进行行为功能分析,针对不同场景设计干预策略,每周进行3-5次结构化训练。

2、家庭干预

指导家长掌握行为管理技巧,建立稳定的家庭支持系统。包括学习非暴力沟通方式,制定家庭行为契约,采用冷静中断法处理问题行为。家长需保持教育方式一致性,每日安排15-30分钟亲子互动时间,通过游戏治疗增进亲子关系。建议家长参加系统培训课程,学习压力管理技巧。

3、学校教育调整

与学校建立协作机制,实施教育行为干预。采用分段式教学法,将学习任务拆解为20分钟单元,间隔安排5分钟运动时间。在教室设置安静角,允许佩戴抗干扰耳机。教师应使用简明指令,配合手势提示,采用多感官教学法提升注意力。建议每月举行家校沟通会,同步干预进展。

4、感觉统合训练

通过运动改善神经协调功能。包括平衡木行走、蹦床跳跃等前庭觉训练,触觉球按摩、沙盘游戏等触觉脱敏练习。每周进行3次专业感统训练,配合家庭实施的袋鼠跳、推球过障等游戏。治疗师会定期评估感觉调节能力,调整训练强度。

5、药物治疗

在医生指导下配合使用中枢神经兴奋剂。常用药物包括哌甲酯控释片、托莫西汀胶囊等,可改善注意力缺陷症状。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身高体重、血压心率等指标,通常建议从最小有效剂量开始,配合行为干预逐步调整方案。

建议家长定期带孩子到儿童发育行为科复诊,结合专业评估调整干预措施。建立家校医三方协作机制,避免单纯依赖药物治疗。注意保证充足睡眠和规律作息,减少电子屏幕使用时间,必要时可配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