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茯苓一般指赤茯苓,与白茯苓的区别主要在于药用部位、功效以及适用症状不同,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1、药用部位不同
白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干燥菌核的白色部分,而赤茯苓为菌核近皮部的淡红色部分。两者虽来源于同一菌核,但具体入药部位存在差异。
2、功效不同
白茯苓性味甘淡平,归心、肺、脾、肾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功效。赤茯苓性味甘淡平,归心、脾、膀胱经,主要功效为行水利湿、清利湿热。白茯苓以健脾安神见长,而赤茯苓更侧重清热利湿。
3、适用症状不同
白茯苓适用于脾虚食少、便溏泄泻、水肿尿少、痰饮眩悸及心神不安等症,常配伍白术、桂枝等药物。赤茯苓多用于膀胱湿热所致的小便赤黄、淋漓涩痛、心火亢盛导致的心烦口渴等症,常与栀子、灯心草等清热药同用。
若需要使用茯苓调理身体,建议先经中医师辨证论治。自行用药可能存在药不对症的风险,且茯苓需配伍其他药物使用效果更佳。此外,阴虚火旺、虚寒精滑者应慎用茯苓类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