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吃什么药会导致腹泻

胡佳 中医消化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可能导致腹泻的药物包括抗生素、泻药、非甾体抗炎药、二甲双胍以及部分抗肿瘤药物等,用药期间需警惕不良反应。若用药后出现腹泻,建议及时就诊调整用药方案。

1、抗生素

部分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头孢克肟、克林霉素等可能破坏肠道菌群平衡,导致肠道内致病菌过度增殖,引发腹泻。这种情况多见于广谱抗生素使用后,患者可能出现稀便或水样便,严重时伴随腹痛。

2、泻药

乳果糖、聚乙二醇、比沙可啶等泻药通过增加肠道水分或刺激肠蠕动促进排便。若过量使用或长期依赖,可能造成肠道功能紊乱,出现频繁腹泻或电解质失衡,尤其是老年患者使用时需严格遵医嘱。

3、非甾体抗炎药

布洛芬、阿司匹林、双氯芬酸钠等药物可能损伤胃肠黏膜屏障,增加肠道通透性,引发药物相关性肠炎。患者除腹泻外,还可能伴随恶心、腹胀等症状,长期使用者风险更高。

4、二甲双胍

该降糖药可能通过影响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改变胆汁酸代谢等方式刺激肠道,约10%-30%患者用药初期会出现腹泻,通常症状较轻且可耐受,多发生于剂量调整阶段。

5、抗肿瘤药物

顺铂、氟尿嘧啶、伊立替康等化疗药物可直接损伤肠黏膜细胞,导致分泌性腹泻。此类腹泻程度较重,可能伴随黏液便或血便,需及时进行止泻治疗和营养支持。

用药期间应密切观察排便情况,若腹泻持续超过48小时、出现血便或脱水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就医。需注意不得自行调整药物剂量或联合使用其他药物,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使用上述药物前应严格评估风险。医生可能通过更换药物剂型、调整给药方案或联用益生菌等方式减轻肠道反应。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