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髂关节炎的常见症状包括下腰部疼痛、晨僵、活动受限、伴随症状以及放射痛等,具体表现存在个体差异。若出现相关症状,建议尽早就诊明确诊断。
1、下腰部疼痛
疼痛多位于腰骶部或臀部,通常呈钝痛或酸痛感,可能单侧或双侧发作。久坐、久站或过度活动后疼痛可能加重,休息后可部分缓解。这是由于骶髂关节软骨退变或炎症刺激周围神经所致。
2、晨僵
晨起时关节僵硬感明显,持续时间多在30分钟以内,活动后逐渐减轻。这与夜间关节活动减少导致炎性物质积聚有关,随着日间活动增加,关节滑液分泌增多可缓解僵硬。
3、活动受限
患者常出现弯腰、转身、上下楼梯等活动困难。急性炎症期可能因疼痛出现保护性姿势,如跛行;慢性期可能因骨质增生导致关节活动度下降,严重时甚至影响穿鞋袜等日常动作。
4、伴随症状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低热、乏力等全身症状,这与炎性因子释放有关。若合并强直性脊柱炎,可能出现虹膜炎、足跟疼痛等关节外表现,需通过血液检查HLA-B27等指标辅助诊断。
5、放射痛
疼痛可能向腹股沟区、大腿后侧放射,但一般不超过膝关节。这是由于骶髂关节周围神经分布与下肢存在关联,炎症刺激可通过神经传导引发牵涉痛,需与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鉴别。
若出现上述症状持续超过两周,建议及时至风湿免疫科或骨科就诊。临床常通过X线、CT检查观察关节间隙变化,MRI可早期发现骨髓水肿,血液检查可评估炎症指标。确诊后需遵医嘱进行规范化治疗,延缓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