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内庭穴位在哪里有何功效

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内庭穴位于足背第二、三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作为足阳明胃经的荥穴,内庭穴在中医理论中一般具有清胃泻火、调理肠胃、缓解疼痛、改善口臭以及辅助治疗热病等功效和作用。

1、清胃泻火

内庭穴属于足阳明胃经,适当刺激该穴位可帮助清除胃火,改善因胃火上炎引起的牙龈肿痛、咽喉痛等症状。中医认为其荥穴特性对热证具有调节作用。

2、调理肠胃

通过按摩或针灸此穴位,能够促进胃经气血运行,缓解胃脘胀满、消化不良等胃肠功能紊乱症状,对便秘或腹泻均有双向调节效果。

3、缓解疼痛

该穴位对于足背局部肿痛有直接缓解作用,同时可通过经络传导缓解远端部位如牙齿、面颊等处的疼痛,特别是胃火型牙痛效果显著。

4、改善口臭

中医认为口臭多与胃热相关,刺激内庭穴可清泻胃火,减少口腔异味。临床常配合合谷穴使用,增强清热效果。

5、辅助治疗热病

作为五输穴中的荥穴,内庭在发热性疾病中可发挥清热作用,常与外关、曲池等穴位配伍用于外感热证的治疗。

日常可用拇指指腹按压内庭穴3-5分钟,以局部酸胀为度。注意施力均匀,避免过度刺激造成皮肤损伤。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至正规医院针灸科就诊,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穴位治疗。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