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正常通常包括周期规律、经期长度适中、经血量稳定、颜色正常以及无明显不适症状等标准。具体表现因人而异,但多数女性可通过以下指标进行初步判断。
1、周期规律
正常月经周期一般为21~35天,相邻周期相差不超过7天属于正常波动。周期计算应从月经第一天算至下次月经第一天,偶尔因压力、作息变化导致提前或推迟无需过度担忧。
2、经期长度
经期持续2~7天属于正常范围。初潮后或围绝经期女性可能出现经期缩短或延长,若持续超过10天或伴随大量血块需警惕子宫病变。
3、经血量适中
单次月经总失血量约20~60ml,每日更换3~6片卫生巾为常见现象。经量突然增加50%以上,或出现1小时内浸透整片卫生巾的情况需及时就医。
4、颜色正常
经血多呈暗红色,月经初期可能偏鲜红,后期逐渐转为棕褐色。持续出现黑色经血伴异味,可能与妇科炎症相关。
5、伴随症状
轻微腰酸、下腹坠胀或乳房胀痛属于生理现象。若出现剧烈腹痛、头痛呕吐或经期发热等症状,需排查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
建议女性养成记录月经周期的习惯,使用专业APP或日历标记出血起止时间、经量变化及身体反应。日常生活中应注意腹部保暖,避免经期剧烈运动。若出现周期紊乱超过3个月、经期延长超过10天或痛经影响正常生活,应及时到妇科进行B超、性激素六项等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