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酮症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血糖升高、血酮或尿酮阳性以及相关症状。该病通常发生在糖尿病患者胰岛素不足或应激状态下,需结合实验室检查和临床表现综合判断。
1、血糖升高
糖尿病酮症患者血糖水平通常明显升高,空腹血糖≥7.0mmol/L,随机血糖≥11.1mmol/L。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严重高血糖,血糖值可超过16.7mmol/L,这与胰岛素缺乏导致的葡萄糖利用障碍密切相关。
2、血酮或尿酮阳性
血酮检测≥3.0mmol/L或尿酮定性试验呈现阳性是重要诊断依据。血酮检测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尿酮检测需注意可能受排尿频率和肾功能影响,建议优先进行血清β-羟基丁酸测定。
3、代谢性酸中毒
动脉血pH值在7.25-7.30之间,碳酸氢根浓度小于15mmol/L。此时需注意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相鉴别,后者pH常低于7.3且伴有更严重的电解质紊乱。
4、典型临床症状
包括多饮多尿加重、乏力、恶心呕吐、呼吸深快伴烂苹果味呼气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脱水体征,如皮肤弹性下降、黏膜干燥等。
5、鉴别诊断
需排除饥饿性酮症、酒精性酮症等其他类型酮症。重点检测糖化血红蛋白、C肽水平有助于判断糖尿病类型及胰岛功能状态。
出现疑似症状应及时检测血糖和酮体,确诊后需立即开始补液和胰岛素治疗。治疗期间应每小时监测血糖和血酮变化,同时注意纠正电解质紊乱。建议所有糖尿病患者常规配备便携式血酮检测仪,特别是血糖持续大于13.9mmol/L时应主动检测酮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