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功能减退是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或作用减弱导致的全身代谢性疾病。该病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常见症状包括代谢减缓及相关器官功能异常,需通过规范治疗改善病情。
1、常见病因
甲状腺功能减退主要与自身免疫损伤有关,如桥本甲状腺炎患者体内存在抗甲状腺抗体,会逐渐破坏甲状腺组织。甲状腺手术切除、放射性碘治疗后也可能导致激素分泌不足。部分患者因垂体病变影响促甲状腺激素分泌,或存在碘摄入不足、过量等营养因素。
2、典型症状
患者基础代谢率下降会出现怕冷、乏力、体重增加等症状。皮肤因黏多糖沉积变得干燥粗糙,面部呈现特征性黏液性水肿。神经系统受累可表现为记忆力减退、嗜睡,心血管系统可能出现心率减慢、血脂异常,女性常伴有月经紊乱。
3、治疗方法
临床主要采用左甲状腺素钠替代治疗,如优甲乐、雷替斯、加衡等药物需根据血液检测结果调整剂量。治疗期间需每6-12周复查TSH、FT4等指标,直至达到目标范围后改为每年复查。合并贫血者可补充铁剂,存在高脂血症时需配合降脂药物。
患者日常应注意保暖,避免剧烈运动。饮食需保证适量碘摄入,限制高脂肪食物。治疗期间不可自行增减药量,出现胸痛、心悸等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妊娠期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药物剂量,定期监测胎儿发育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