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带常规检查结果主要关注清洁度、pH值、白细胞数量、病原体检测以及线索细胞等指标,需结合多项数据综合判断。检查报告中的异常结果可能提示阴道炎症或感染,建议由专业医生解读。
1、清洁度
阴道清洁度分为I-IV度,I度和II度属于正常范围,III度和IV度可能提示阴道菌群失调或存在炎症。清洁度异常时,常伴有分泌物增多或异味等症状。
2、pH值
正常阴道pH值维持在3.8-4.5之间。若检测值超过4.5,可能与细菌性阴道病、滴虫性阴道炎等感染相关,需结合其他指标进一步判断。
3、白细胞数量
每高倍镜视野下白细胞超过10-15个,提示可能存在阴道炎或宫颈炎。但需注意,白细胞轻微升高也可能是生理性变化,需结合临床症状分析。
4、病原体检测
包括霉菌、滴虫、加德纳菌等微生物的检测。若报告显示霉菌孢子或菌丝阳性,可能为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滴虫阳性则需考虑滴虫性阴道炎。
5、线索细胞
显微镜下发现阴道脱落上皮细胞边缘附着大量颗粒状菌群,提示细菌性阴道病。该情况常伴有胺试验阳性及pH值升高等特征。
若检查结果出现异常,建议及时到妇科就诊,医生会根据具体指标异常情况开具克霉唑阴道片、甲硝唑栓、替硝唑口服片等药物治疗。日常需注意外阴清洁,避免过度冲洗阴道,穿着透气棉质内裤,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切勿自行购买药物使用,以免延误病情或导致菌群紊乱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