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脸针的正确注射方法通常包括定点设计、消毒麻醉、药物注射、术后护理以及复诊评估等步骤,需由专业医生根据个体情况制定方案。以下是具体步骤:
1、定点设计
医生会通过观察咬肌活动情况,结合面部轮廓评估,确定注射点的位置和数量。通常选择咬肌肥大明显的区域,用标记笔进行精确定位,确保注射后效果对称自然。
2、消毒麻醉
注射区域需用碘伏或酒精消毒,必要时可外敷表面麻醉药膏。麻醉时间一般为15-20分钟,既能减轻注射痛感,又不会影响药物扩散效果。
3、药物注射
使用30G细针头垂直或倾斜进针,将A型肉毒杆菌毒素均匀注射到标记点位的肌肉层。每侧咬肌通常注射3-5个点位,总剂量控制在50-100单位范围内,需根据肌肉厚度动态调整推注量。
4、术后护理
注射后需保持直立姿势4小时,24小时内避免局部按摩或热敷。建议术后1周内避免剧烈咀嚼、食用过硬食物,同时注意防晒和保持皮肤清洁。
5、复诊评估
需在注射后2周至1个月复诊,医生通过触诊咬肌收缩程度和观察面部形态变化评估效果。若存在双侧不对称或效果不足,可进行补充注射调整。
瘦脸针属于医疗行为,必须在正规医疗机构由具备资质的整形外科或皮肤科医生操作。注射前需完善凝血功能、过敏史等评估,术后如出现吞咽困难、面部僵硬等异常症状需立即就医。不建议在美容院等非医疗机构接受注射,以免引发感染、表情失衡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