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酸低可能与生理性原因或肝病、肾脏疾病、药物因素等病理性原因有关,建议结合具体情况明确诱因。若长期尿酸水平偏低,需及时就医排查潜在疾病。
1、生理性原因
日常饮食中嘌呤摄入过少或水分摄入过多可能导致尿酸生成减少或稀释。例如长期素食、过量饮水等,可能引起一过性尿酸降低,通常无其他不适症状,调整饮食后多可恢复。
2、肝病
严重的肝脏疾病如肝硬化、肝衰竭等会影响嘌呤代谢过程,导致尿酸合成障碍。此类患者常伴有黄疸、腹水、凝血功能障碍等表现,需通过肝功能检查、肝脏超声等明确诊断,可遵医嘱使用复方甘草酸苷片、水飞蓟宾胶囊、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等护肝药物。
3、肾脏疾病
范可尼综合征、慢性间质性肾炎等肾小管功能障碍疾病会导致尿酸重吸收减少,出现低尿酸血症。这类患者多伴随低钾血症、肾性糖尿等异常,通常需进行24小时尿尿酸检测,可使用枸橼酸钾颗粒纠正电解质紊乱。
4、药物因素
长期服用苯溴马隆片、别嘌醇片等降尿酸药物,或使用呋塞米片等利尿剂,可能过度抑制尿酸生成或促进排泄。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药物剂量,避免自行增减药量,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尿酸水平。
日常应注意保持均衡饮食,避免极端节食或过量饮水。若排除生理因素后尿酸仍持续偏低,应及时至肾内科或风湿免疫科就诊,完善肝肾功能、尿液分析等检查。正在服用降尿酸药物者出现尿酸值异常下降时,应及时向主诊医生反馈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