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纤维蛋白原偏高通常属于孕期生理性改变,但也可能与妊娠期高血压、血栓风险升高等因素有关,需结合其他指标综合判断。
1、生理性偏高
妊娠期间孕妇血液处于高凝状态,纤维蛋白原作为凝血因子之一,其水平会随孕周增加逐渐升高,以预防分娩时大出血,这是机体正常的适应性改变。通常无需特殊干预,定期监测即可。
2、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若孕妇合并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等疾病,血管内皮损伤可能刺激肝脏代偿性合成更多纤维蛋白原。此类情况需监测血压、尿蛋白及胎儿生长发育,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降压药物如拉贝洛尔片、硝苯地平控释片等。
3、血栓形成倾向
纤维蛋白原大于5.0g/L时需警惕静脉血栓风险,尤其是合并抗磷脂综合征、易栓症的孕妇。可遵医嘱进行D-二聚体、凝血四项等检查,必要时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预防性抗凝。
孕妇发现纤维蛋白原偏高时不必过度焦虑,多数属于妊娠代偿性反应。建议按时产检,通过凝血功能、血压监测和胎心监护综合评估。若出现下肢肿胀、头痛或视物模糊等症状,应及时到产科就诊排查病理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