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氟尿嘧啶有什么医疗用途

吴芳 肿瘤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氟尿嘧啶是一种抗代谢类化疗药物,通常用于治疗结直肠癌、乳腺癌、胃癌、食道癌以及皮肤癌前病变等疾病。其作用机制主要是干扰癌细胞的DNA合成,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目的。

1、结直肠癌

氟尿嘧啶可通过静脉给药或口服制剂,作为结直肠癌化疗方案的核心药物之一。它能抑制胸苷酸合成酶,阻断肿瘤细胞DNA复制过程,常与奥沙利铂、亚叶酸钙等药物联合使用,提升治疗效果。

2、乳腺癌

在乳腺癌辅助化疗和新辅助化疗中,氟尿嘧啶常与环磷酰胺、多柔比星等组成联合方案。对于激素受体阴性或转移性乳腺癌患者,该药物能有效延缓病情进展,改善生存质量。

3、胃癌

氟尿嘧啶被纳入胃癌的标准化疗方案,如FOLFOX方案。通过干扰癌细胞的核酸代谢,抑制肿瘤增殖,尤其适用于无法手术切除或存在转移病灶的晚期患者。

4、食道癌

针对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食道癌,氟尿嘧啶常与顺铂联合使用。该方案能缩小肿瘤体积,为后续放疗或手术创造机会,同时可缓解吞咽困难等临床症状。

5、皮肤癌前病变

5%氟尿嘧啶乳膏局部外用,可用于治疗光化性角化病、鲍温病等癌前病变。其通过抑制异常细胞增殖,促使病变皮肤脱落,预防发展为侵袭性皮肤癌。

氟尿嘧啶需在肿瘤专科医师指导下规范使用,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患者可能出现骨髓抑制、口腔黏膜炎等不良反应,需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治疗方案。对于妊娠期、哺乳期及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应严格评估用药风险。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