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胃食管反流病原因及处理方法是什么

胡佳 脾胃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生可能与食管下括约肌松弛、胃排空延迟、腹内压增高、饮食因素以及食管裂孔疝等原因有关。处理方法主要包括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需根据具体病情制定方案。

1、食管下括约肌松弛

食管下括约肌是防止胃内容物反流的重要屏障。当该肌肉松弛时,胃酸和食物容易反流入食管,引起烧心、反酸等症状。长期吸烟、饮酒或服用钙通道阻滞剂等药物均可能诱发括约肌功能异常。

2、胃排空延迟

胃蠕动减弱会导致食物在胃内滞留时间延长,增加胃内压力。糖尿病胃轻瘫、幽门梗阻等疾病可能引发胃排空障碍,可通过胃动力药物如多潘立酮片、枸橼酸莫沙必利片等改善。

3、腹内压增高

肥胖、妊娠或长期便秘等因素会导致腹内压升高,促使胃内容物向食管反流。此类患者需控制体重,避免穿紧身衣物,便秘者可遵医嘱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等缓泻剂。

4、饮食因素

高脂饮食、辛辣食物、巧克力等会降低食管下括约肌压力,咖啡、酒精等饮品刺激胃酸分泌。建议避免睡前进食,采用少食多餐方式,减少柑橘类水果等酸性食物摄入。

5、食管裂孔疝

部分患者存在食管裂孔扩大的解剖异常,使部分胃组织疝入胸腔,破坏抗反流屏障。确诊需通过胃镜或钡餐检查,严重者可考虑腹腔镜胃底折叠术等外科治疗。

日常需保持床头抬高15-20厘米睡眠,避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吞咽困难、呕血等情况,应及时进行胃镜检查明确食管黏膜损伤程度,在消化科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铝碳酸镁咀嚼片等药物,必要时行射频治疗或内镜下微创手术。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