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木作为中药材,一般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止痢、杀虫止痒、消肿止痛、抗菌消炎等功效与作用。其性寒味苦,归肺、大肠经,常被用于多种疾病的辅助治疗。
1、清热解毒
苦木能清除体内热毒,缓解因热毒内盛引起的咽喉肿痛、牙龈出血等症状。中医认为其苦寒之性可泻火解毒,对于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时出现的发热、头痛等症状有一定改善效果。
2、燥湿止痢
苦木通过燥湿作用可调理肠道功能,适用于湿热蕴结引起的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等痢疾症状。其含有的生物碱成分能减少肠道黏膜的炎性渗出,从而缓解腹泻。
3、杀虫止痒
苦木对皮肤寄生虫及真菌感染有抑制作用,常用于疥疮、湿疹等皮肤问题。外用时可通过煎汤熏洗或研磨调敷,直接作用于患处缓解瘙痒和红肿。
4、消肿止痛
苦木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疮疡肿痛或跌打损伤引起的肿胀。其活血散瘀的功效可加速炎症消退,常与活血类药物配伍使用。
5、抗菌消炎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苦木中的苦木素等成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等病原微生物有抑制作用,可辅助控制感染性疾病的进展。
需注意苦木性寒,脾胃虚寒者慎用,且需在中医师指导下确定用法用量。内服煎汤时剂量通常为3-10克,过量可能引起恶心等消化道反应。外用时需注意皮肤过敏测试,孕妇及儿童使用前应咨询专业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