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低烧时通常可以吃解热镇痛药、复方感冒药以及中成药等,但需根据具体症状遵医嘱用药。若体温未超过38.5℃,可先通过物理降温缓解。
1、解热镇痛药
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药物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起到退热、缓解头痛的作用。这类药物适用于体温超过38.5℃或伴有明显疼痛症状的患者,但需注意用药间隔时间,避免24小时内超过最大剂量。孕妇及肝肾功能不全者需慎用。
2、复方感冒药
酚麻美敏片、氨酚伪麻美芬片等复方制剂含有解热镇痛、抗过敏及镇咳成分,可同时缓解发热、鼻塞、咳嗽等多种症状。使用前需仔细阅读说明书,避免与其他含相同成分的药物联用,防止药物过量导致肝肾损伤。
3、中成药
板蓝根颗粒、连花清瘟胶囊等具有清热解毒功效,适用于风热感冒引起的低热、咽痛等症状。使用时应根据中医辨证选择,风寒感冒者不宜服用。部分中成药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建议饭后服用。
若低烧持续超过3天或伴随剧烈咳嗽、胸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肺炎等并发症。用药期间需多饮水,保持充足休息,避免自行叠加使用多种退热药物。儿童用药需选择儿童专用剂型,并严格按体重计算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