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甲肥大是否需要重视通常需结合具体情况分析,多数情况下及时干预可有效缓解症状。鼻甲肥大可能是生理性代偿,也可能与鼻炎、过敏或结构异常等病理性因素相关。
1、生理性代偿
长期处于干燥、多尘环境时,鼻甲可能出现代偿性肥大以增加空气加湿过滤功能,此类情况若无明显鼻塞或头痛可不干预。日常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保持环境湿度50%-60%有助于缓解。
2、慢性鼻炎
炎症反复刺激会导致鼻甲黏膜持续性增生,伴随鼻塞持续加重、嗅觉减退等症状。临床常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等糖皮质激素,配合桉柠蒎肠溶胶囊促进黏液排出,疗程需持续4-8周。
3、结构性异常
先天鼻中隔偏曲或后天外伤导致鼻腔结构异常时,单侧鼻甲肥大常伴随持续性鼻塞和睡眠呼吸暂停。鼻内镜检查结合CT三维重建可明确诊断,对于药物治疗无效者,可考虑鼻甲部分切除术或下鼻甲骨折外移术。
出现持续性鼻塞影响睡眠、反复鼻出血或伴随面部胀痛时,建议尽早就诊耳鼻喉科。规范化的阶梯治疗方案可使80%以上患者症状得到有效控制,但需避免长期滥用减充血剂,以免引发药物性鼻炎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