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病的治疗通常包括药物治疗、生活调理、内镜治疗、手术治疗等方法,具体方案需结合病因和病情严重程度制定。
1、药物治疗
慢性胃炎或胃溃疡患者常需使用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如奥美拉唑肠溶胶囊,以及胃黏膜保护剂如铝碳酸镁咀嚼片。若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需采用四联疗法,常用药物包括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片、胶体果胶铋胶囊联合质子泵抑制剂,规范用药14天可提高根除率。
2、生活调理
建议保持规律饮食,每日5-6餐少量进食,避免高盐、辛辣、过烫食物。戒烟限酒,减少浓茶咖啡摄入,餐后适当活动促进消化。建立良好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睡眠,可通过听音乐、冥想等方式缓解精神压力。
3、内镜治疗
对于伴有胃息肉、Barrett食管等癌前病变的患者,可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或射频消融术。胃出血患者可通过内镜下钛夹止血、注射肾上腺素等方式控制出血,术后需禁食24小时并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4、手术治疗
适用于反复发作的胃溃疡穿孔、巨大胃息肉或胃癌患者。常见术式包括胃部分切除术、全胃切除术等,术后需进行营养支持治疗,逐步过渡到流质、半流质饮食,定期监测营养指标。
建议患者每3-6个月进行胃镜复查,密切关注病情变化。治疗期间应严格遵医嘱调整用药方案,避免自行增减药物或更换疗程。出现呕血、黑便、持续消瘦等预警症状时,需立即就医完善相关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