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湿疹通常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保湿剂、外用糖皮质激素、外用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抗生素以及抗组胺药等药物进行治疗。由于婴儿皮肤较为敏感,需严格遵医嘱控制药物种类和剂量。
1、保湿剂
婴儿湿疹常伴随皮肤干燥,需选择温和的保湿剂如凡士林或婴儿专用润肤霜。这类产品能修复皮肤屏障,减少水分流失,每日可多次涂抹于患处及周围皮肤,尤其在洗澡后及时使用效果更佳。
2、外用糖皮质激素
轻度湿疹可短期使用弱效激素如1%氢化可的松乳膏,中重度可选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需注意涂抹范围不超过体表面积的10%,连续使用不超过1-2周,避免在面部、皮肤褶皱处长期使用。
3、外用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
对于激素治疗效果不佳或反复发作的湿疹,可选择0.03%他克莫司软膏。此类药物适用于眼睑、会阴等敏感部位,建议2岁以上患儿使用,使用后需注意防晒。
4、抗生素
继发细菌感染时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或夫西地酸乳膏,严重感染需口服头孢克肟颗粒。用药前需进行脓液培养,确认感染类型后针对性用药,避免滥用抗生素导致耐药性。
5、抗组胺药
剧烈瘙痒影响睡眠时,可选用氯雷他定糖浆或西替利嗪滴剂。此类药物需根据体重调整剂量,通常连续使用不超过1周,主要缓解症状而非治疗病因。
日常需保持室温22-24℃,穿着纯棉衣物,每周洗澡2-3次(水温37-38℃),避免使用碱性洗浴产品。哺乳期母亲需忌食海鲜、坚果等易致敏食物。若出现渗液、发热或皮损扩散,应立即前往儿科就诊。治疗期间需定期复诊调整用药方案,避免自行增减药物或听信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