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镜是一种用于检查肛门及直肠下端病变的医疗设备,通常由金属或塑料材质制成,主要适用于痔疮、肛裂、息肉等疾病的诊断和筛查。以下是其具体介绍:
1、结构组成
肛门镜一般呈管状结构,长度约10~15厘米,直径2~3厘米,顶端为圆钝设计以避免损伤黏膜。部分型号配备冷光源和摄像头,可清晰观察肛管及直肠末端的黏膜状态,部分器械还带有活检孔道,便于取样或治疗。
2、检查过程
检查时患者需采取侧卧位或膝胸位,医生将涂抹润滑剂的肛门镜缓慢插入肛门,通过旋转镜体观察不同象限的黏膜情况。对于可疑病变,可通过镜身通道使用活检钳取组织样本,或直接进行止血、套扎等操作,整个过程通常持续5~10分钟。
3、适用疾病
肛门镜能直接观察痔核大小、肛裂深度、息肉形态等,常用于鉴别内痔、外痔、混合痔的分型,辅助诊断肛周脓肿、肛瘘等感染性疾病。此外,在肠癌筛查中可发现早期直肠肿物,配合病理检查明确性质。
检查前需遵医嘱禁食或清洁灌肠,过程中可能出现轻微胀痛感,但多数患者可耐受。若发现异常出血、肿块等情况,建议进一步进行肠镜检查或影像学评估,由专科医生制定后续治疗方案。